Thursday, June 22, 2006

不佳的台灣咖啡

先說說這批台灣咖啡豆的由來:
這批豆子是上次"參拜"郎叔時取得的賞賜。這些豆子是某莊園拿給郎叔的sample,不過郎叔對於台灣咖啡的評價極差,所以他根本沒有烘焙的意願,看到我就"很慷慨的"分享給我了。

豆子外觀不錯!這是當然的!台灣咖啡幾乎都採用頂級Typical樹種,顆粒飽滿、漂亮。但喝起來味道極為平淡,香味還好!酸味幾乎沒有,回甘必須努力感覺.....

不過其實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,除了咖啡豆本身之外,我的烘焙失誤可能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。話說烘焙當天我有點貪心,想說乾脆一次全部烘完,於是就到了380G的豆子進了我那台極限容量為300g的hottop。慘劇發生了,時間延到最長,只聽到零星的一爆,機器就停了!哇!我原本希望能至少烘到一爆結束的說......

沒辦法的辦法,我只好進行二次烘焙,我猜想,也許這就是香味不足的原因吧!

很多人聽到我喝咖啡,都會問我對台灣咖啡的評價。我的答案通常是,「不錯」,但是絕對沒有好到可以賣市面上的那個定價。
咖啡的好,除了慎選樹種,氣候環境的影響因素極大。曾經喝過兩種Kona,都產於夏威夷,甚至是同一個莊園,差別只在於樹種不同,但是兩者味道居然近似,由此可見氣候環境對於咖啡豆的影響。
台灣咖啡豆採用頂級樹種,在本質上佔了優勢,但氣候環境並不如kona、藍山產區,使得品質無法與這一類頂級咖啡相比擬。個人認為應該只有耶加雪菲或曼特寧(但不及黃金曼特寧)的水準。
但是,咖啡為勞力密集的產業,台灣的勞力 成本卻又遠高於這些中等精品咖啡產區,因此使得台灣咖啡的定價硬是往上跳了一到兩級,與頂級Kona甚至藍山同級。在品質與價格不對稱的狀況下,台灣咖啡一開始便注定無法在精品咖啡市場立足。我想這也是台灣咖啡在一陣狂推猛打後,很快垮台的原因之一。

從另一方面來說,我認為台灣咖啡不成功的原因在於推廣者對於市場的認識不清。喝咖啡者眾,但是其中有多少人搞得懂什麼是精品咖啡?有多少人講得出曼特寧與肯亞的味道有何差別?
市售的咖啡豆大多採用重烘焙,喝到的除了咖啡香與焦苦味之外,其他真的不容易分辨。民眾喝咖啡的習慣大多加了一堆奶精與糖,這樣的咖啡又要如何分辨酸味是來自咖啡的果酸還是奶酸?甜味是咖啡的回甘還是加了太多糖?
在這樣的咖啡文化下,又會有多少人願意捨棄一杯35元的「招牌咖啡」,去點一杯至少200元起跳的台灣咖啡?
台灣咖啡推廣階段的成功,緊緊只是來自於民眾的新鮮感與好奇,在本質與市場的劣勢下,注定成為地方農業推廣下的泡沫。

No comments: